活动回顾 | 指尖绘雅扇 文脉续临川 ——当安石社区遇见抚州非遗记忆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 阅读次数: 次
在王安石故里,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正悄然展开。
近日,抚州市博物馆将非遗课堂搬进以“安石”命名的社区,让居民在亲手制作宋锦团扇、品读非遗展板的过程中,与这片土地上的先贤智慧深情相望。
匠心手作:与古人对话的指尖艺术
团扇制作体验区里,社教老师开场便引出宋代文人“手持团扇,清风自来”的雅趣。“正如临川先生王安石倡导‘经世致用’,我们今日一针一线、一珠一锦的创作,正是对传统技艺最真切的传承”。
居民们指尖流转间,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笔下“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诗句。裁剪宋锦时的专注,粘贴纹路时的谨慎,点缀珍珠时的巧思,每一步都是与古人匠心的默契交流。七旬老人李女士完成团扇后感慨:“这把扇子,让我触摸到了家乡千年不变的温度。”
非遗巡礼:穿越时空的文化密码
移步至非遗展板区,抚州木雕的雄浑刀法令人联想到王安石变法中的锐意创新;宜黄戏的婉转唱腔仿佛延续着《临川四梦》的戏曲血脉;南丰傩面具的夸张造型,则守护着这片土地最古老的民间记忆。
“我们这里的王安石故里的文化基因非常深厚!”社区居民王先生驻足在抚州木雕展板前感叹。工作人员适时讲解:“这些非遗项目,正是王安石‘新故相资’思想的生动实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古今相映:让文脉在社区绵延
“正如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传统文化的春风吹进寻常百姓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未来,抚州市博物馆将继续深挖临川文化内涵,让千年文脉在社区、在民间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