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教育与传承”结绳之花
发布时间:2024-05-14 来源: 阅读次数: 次
结绳又叫络子,在远古社会时期用于记录事实,正所谓:“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绳”与“神”谐音,“结”与天、地、人对应,传递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与“吉”是谐音,因此人们认为结绳有着十分吉祥美好的寓意。
结绳技艺历史悠久,而“临川结绳技艺”是流传于临川全境的传统技艺,是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母系传承方式为主。
为了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结绳文化,5月12日上午,我馆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教育与传承”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之临川非遗结绳之花,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临川结绳非遗传承人张小娟老师来我馆传授绳编技艺。
活动开始前,张老师对活动进行了简单介绍,在讲述编绳的技巧的同时,现场进行示范。
活动现场,社教人员有序地为每位参与活动者分发绳结材料,听完介绍后,大家都兴致盎然,迫不及待地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家手拿彩绳一边听,一边开始认真上手实践。
活动过程中,大家沉浸式体验了结绳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非遗绳结编织的不容易,俗话说“三分编,七分调”,这句话在编织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一根根彩绳在慧心巧手下逐渐形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
一根细线,承载着千年的故事;一双巧手,续写着不朽的传奇。这些结绳不仅独具观赏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传递吉祥,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更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